(一)趣操盘
关于女真人与蒙古人哪个更具战斗力,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。毕竟,完颜阿骨打和成吉思汗分别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两人并没有机会直接对决。虽然金朝的建立标志着女真民族的崛起,但最早的冲突出现在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统治下,那时金朝刚刚建立,而蒙古则是一个松散的游牧部落。金朝曾派兵进攻蒙古在呼伦贝尔一带的游牧部队,蒙古当时的力量分散且不具备强大的组织能力,因此不是金军的对手。不过,个别战斗中,蒙古骑兵的勇猛依然给金军带来一定的威胁。
如果单纯讨论个体的战斗力,蒙古人显然不遑多让,区别主要在于其部落的组织结构和凝聚力。到了金世宗完颜雍的时期,金朝开始加固防线,修建界壕来防御蒙古的威胁。界壕类似于金朝的长城,沿大兴安岭的山脉延伸,从北至南,成为一道防线。界壕的出现标志着金朝的战略转向,从进攻转为防守,显示出金朝在军事上的逐步衰退。
而在金章宗的统治下,金朝的力量急剧下滑。经济的恶化和天灾不断重创了金朝。黄河三次决口,给以农业为基础的金朝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。与此同时,金朝的女真人越来越重视文官职位,而忽视了武将职责。许多可以世袭武职的贵族甚至放弃了军职,转而投身科举考试,追求文官的荣光。金朝的军队战斗力日渐衰弱。
展开剩余82%金章宗完颜璟是典型的“重文轻武”君主,酷爱文艺,书法风格仿宋徽宗的瘦金体,甚至在个人喜好上也与宋徽宗有些相似。最有趣的是,宋徽宗钟爱的李师师,金章宗最宠爱的妃子也叫李师儿。这些事迹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巧合。然而,金章宗最终在1208年安然去世,未经历太多动荡,所有的灾难都留给了他的儿子卫王允济。
临终前,金朝曾展现出最后的反击,击败了南宋的北伐军。然而,谁也没有料到,在遥远的漠北草原上,成吉思汗已经崭露头角,迅速崛起,开始为蒙古的扩张铺平道路。
(二)
成吉思汗不仅仅是一个武勇之人,更是深具战略眼光的军事天才。在准备进攻金朝之前,他首先选择了打击西夏。为何选择西夏?这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是西夏作为一个独立政权趣操盘,正是成吉思汗锻炼蒙古军队的好机会;二是击败西夏能使金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友,进一步孤立金朝。
因此,从1205年起,蒙古多次发动攻势,直到1209年才完全征服西夏,使之成为蒙古的附庸。此时,成吉思汗确认了蒙古的军力已足以挑战金朝,于是开始公开挑衅金朝。1210年,成吉思汗在面对金朝使者时,以极为轻蔑的口吻侮辱金朝卫王允济,直接表示金国的皇帝不过是“胆小怕事的家伙”。这话无疑是向金朝发出了挑战的信号。
1211年2月,成吉思汗亲自率军出征,他的蒙古大军如同猛虎下山,越过千里戈壁,突然出现在河北的野狐岭。金国驻军未曾预料到这一突袭,快速被蒙古军队消灭。蒙古军队趁胜追击,接连占领了大水泺和丰利县等地,并迅速撤退。显然,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。
金朝的卫王允济自上任以来,面临日益增大的蒙古威胁,却始终无法做出有效应对。他的掩耳盗铃的态度,不仅没有让蒙古威胁消失,反而使得蒙古军队不断逼近。即使有大臣预言蒙古人必将南侵,卫王允济依然不为所动,直至蒙古大军抵达时,他才匆忙派遣谈判代表前往蒙古求和,但遭到成吉思汗的拒绝。
卫王允济此举虽然不至于完全无能,但显然金朝当时确实缺乏与蒙古抗衡的实力。因此,他选择尽量避免战争,采取消极应对。而成吉思汗显然不打算让金朝躲过这一劫,他的进攻已经不可避免。为了应战,卫王允济不得不派遣经验丰富的老将独吉思忠与胡沙虎前往前线,做好战斗准备。
(三)
成吉思汗很快得知了金朝在防线上的布置,立即派出名将哲别率军攻打乌沙堡。这座堡垒刚刚完成建设,却在1211年7月被蒙古军队迅速攻破。乌沙堡的失陷令金帝卫王允济大为震惊,他立即更换前线指挥官,改派完颜承裕接替独吉思忠的位置。
完颜承裕在金朝军中声名显赫,曾凭一千铁骑击溃宋军数万大军,屡建奇功。卫王允济寄予了他巨大的期望,然而完颜承裕在乌沙堡的战斗中并未能成功抵挡蒙古军的进攻。虽然他在战斗后带领残兵撤退,但卫王允济仍然决定继续任命他指挥所有军队,期望他能够扭转局势。
然而,完颜承裕在与蒙古的较量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他虽然有丰富的战斗经验,但面对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,心中也深知金军难以胜算。于是,他采取了保守策略,决心依靠防守以求稳定局面。
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如潮水般涌来,完颜承裕无奈之下,决定在桑干河一带与蒙古军对峙。双方经过三天的对峙,蒙古军借着夜色发动突袭,打垮了金军的侧翼防线。随后,蒙古大军又继续逼近野狐岭,准备展开更为激烈的进攻。
(四)
在野狐岭一战,蒙古军以雷霆之势击败了金军,打破了金朝的防线。这场战斗的惨败,不仅标志着金军的失败,也进一步证明了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远远超越金军。金军的溃败几乎是注定的结果。
战斗后,完颜承裕带领溃军匆忙撤退,最终逃至宣德州宣平县。然而,他的心情并未能因逃至安全区域而得到舒缓,甚至遭到了当地乡绅的讥笑。乡绅们直言,无论你跑到哪里,金军的失败已经注定,金朝的覆灭似乎只是时间问题。
完颜承裕虽然尽力拼凑兵力进行反击,但很快他在浍河堡再度遭遇成吉思汗的猛攻。蒙古军与金军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激烈战斗,最终金军彻底失败,完颜承裕也成了“光杆司令”,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入宣德府城。金朝的主力几乎丧失殆尽,从此陷入了对蒙古的劣势地位。
(五)
接下来的战斗证明,蒙古大军的势不可挡。九月,哲别率先锋部队攻占了居庸关,接下来蒙古军的重兵如猛兽般扑向中都城。中都城内的卫王允济开始焦虑不安,他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。大臣们有分歧,部分人建议弃城逃亡,然而高耆年坚持认为,眼下唯一的选择是死守。
金朝虽然暂时顶住了蒙古的进攻趣操盘,但双方的伤亡都非常惨重。在此时,卫王允济再次派遣使者与蒙古议和,试图避免战事进一步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