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孩子不能留投牛策略,您年纪也大了,养这么个孩子无异于给自己添麻烦!”上海浦东一栋居民楼里,吵闹声此起彼伏。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怀抱着哭泣的婴儿,坚决地辩解着。
这位老人名叫朱水宝,她怀中抱着的正是2000年8月8日晚上,她在街头捡到的那个婴儿。
小婴儿仿佛能听懂周围人的话语,争吵声越激烈,黑乎乎的小脸就挣扎得越厉害,哭声尖锐刺耳,宛如锯子划过朱奶奶的心头,令人揪心。
自从大家知道这个孩子是混血儿后,谣言四起,朱奶奶的子女更是坚决反对她留下这个孩子。
“别人私底下都说这混血孩子是您的私生子,您不为自己想想,也得为我考虑吧。”朱奶奶的女儿看着母亲依旧坚定,忍不住哽咽了。
朱奶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家里并不缺少孩子的陪伴。
展开剩余91%然而,这个捡来的孩子格外黏人,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总是写满恐惧,仿佛无声地在说:“我很乖,请别丢下我。”
“我自己能带得动,还有养老金,绝不会让你们操心。要是怕别人说闲话,那就少来我这儿。”朱奶奶气急败坏地反驳,语气坚决。
子女们对视几秒,见劝说无效,只得无奈离开。
对一位老人来说,带着婴儿确实劳累,但朱奶奶乐在其中。她决定让孩子随自己姓氏,就像大孙子一样抚养,还给他取名叫朱军龙。
朱奶奶家境并不富裕,她和老伴张大军都没有工作,全靠养老金维持生活。
有了小孙子后,老两口的日子更加拮据,朱奶奶不仅更加节省,还经常干些零活贴补家用。
但对朱军龙,朱奶奶从不吝惜,衣食住行从未让他短缺,还常想着给他做各种美味。
当媒体问朱军龙有什么梦想时,小家伙蹦蹦跳跳地说:“想当厨师,做饭给奶奶吃。以后,还想住大大房子。”
然而,梦想的萌芽还没来得及发芽,现实的难题就迎面而来:孩子没法上学。
入学必须有合法身份,而朱军龙是个黑户。不是朱奶奶不愿上户口,而是条件不允许。
法律规定,收养必须是无子女或只有一名子女,显然朱奶奶不符条件。
“你们能不能收我的孙子?学费贵也没关系。”朱奶奶无奈之下,带着朱军龙一家家跑私立学校。
附近的私立学校几乎跑遍了,还是没人愿意收朱军龙。正当她几近绝望时,一家学校打来电话。
对方表示愿意收留朱军龙,但学费较高,希望朱奶奶考虑负担能力。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
入学顺利后,朱军龙的住房问题也迎刃而解。
2007年,朱奶奶的拆迁补偿款到账,她获得了6套房产。
“宝宝,我们有6套房子了,你快帮奶奶想想怎么分配吧。”朱奶奶满脸笑意地和孙子嘱咐。
7岁的朱军龙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,吃完饭便跑出去和小伙伴们玩耍,根本无心计较这些。
朱奶奶细想许久,决定给两个儿子各两套,自己和老伴住一套,剩下最小的一居室给孙子。
没给女儿分房让朱奶奶心里有些忐忑投牛策略,她怕女儿不满,于是特地打电话沟通,得到“您自己决定”的答复后才放心。
家庭条件好转后,朱军龙渐渐长大,从淘气叛逆变得乖巧懂事。
媒体再度采访时,朱军龙的谦和气质吸引了众人目光,关于爱心奶奶和混血孙子的故事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。
面对铺天盖地的采访,朱奶奶诚恳地说:“我现在没啥大愿望,只希望能给宝宝上户口,他不能永远是黑户。”
2014年5月18日,相关部门特批允许朱奶奶正式收养朱军龙,孩子终于获得了中国籍,成为上海正式居民。
有孙子陪伴,老伴相守,朱奶奶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。
可安稳日子没持续多久,麻烦便悄然降临。
2017年,朱奶奶住的房子出现漏水问题。
她自己请人修理,没多久渗水又开始,经验不足的她只得向大儿子求助。
“卖了吧,你孙子快上大学了,在他附近买套小房子方便照顾。”大儿子劝道。
朱奶奶觉得合情合理,朱军龙从小黏着她,分开她舍不得。
于是,她和老伴收拾行李,搬去孙子住的一居室,房子挂出出售。
为了快速出售,她标价较低,不久房子以250万元成交。
不会理财的朱奶奶,把钱托付给女儿保管。
2018年6月,朱军龙参加高考,思考再三后,决定留在上海建桥学院读计算机应用,既因为兴趣,也因为学费相对便宜。
学业稳定,朱奶奶这边却爆出大事。
她看中了一套房子准备交款,却发现账户里的200万不翼而飞,只剩下50万。
女儿解释是帮大儿子还高利贷,找大儿子求证时,大儿子也坦言钱已用完。
朱奶奶考虑搬去大儿子家住也合情合理,毕竟她给了他两套房。但大儿子支吾其词,不愿接母亲同住。
愤怒之下,朱奶奶将两个子女告上法庭。
法律规定,除公证赠与不可撤销外,若被赠与者拒绝赡养,赠与人可撤销赠与;但对于被挪用的钱,法律无明确支持。
法律介入后,大儿子拒绝返还,还冷言以待:“如果奶奶非要回钱,我宁愿少继承遗产,等她走了。”
听到这话,朱奶奶气得愣住。
朱军龙见状,紧紧抱住奶奶:“奶奶,您跟我住吧。虽然我房子小,但咱们三个人能住下。等我工作了,一定买大房子给您住。”
朱奶奶最终心软,不愿与子女闹翻。
她和老伴睡双层床,朱军龙蜷缩在旁边小床上,生活简单却温馨。
四年转瞬即逝,朱军龙毕业季到来,买房计划却被现实堵在门口。
2022年3月,春招开始。
上海因疫情封控,街上冷清,人们被困家中。
朱军龙和同学们一边修改毕业论文,一边在网上投简历。
“宝宝,想去哪家公司?”朱奶奶边做饭边探头问。
“最好是上海的,这样能一直陪着你们。但如果有高薪的,我也不会拒绝。等攒够钱,买大房子接你们来住。”朱军龙眼神坚定,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三个月后,毕业设计和工作基本敲定,朱军龙数着日子等拿毕业证。
2022年6月24日早晨,朱军龙匆匆吃完早餐,端坐电脑前,等待毕业典礼直播。
因疫情影响,毕业典礼线上举行,学生代表参加拨穗仪式,校领导寄语殷切,最后落脚四字:循梦前行。
5000多名毕业生自此成为追梦人,正式踏上社会征程。
朱军龙曾说,他喜欢动手工作,因此选了计算机应用专业。校方为保护隐私未公布去向。
但从2022年毕业生就业报告看,65%学生进入民营企业,93%以上从事专业相关工作,满意度达92%以上。由此推测,朱军龙极可能成为民营IT新秀。
2023年6月11日,建桥学院16组学生在计算机应用竞赛中获佳绩,朱军龙作为师兄送上祝贺。
如今计算机行业日新月异,AI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层出不穷,前景广阔。朱军龙当年选的方向实在明智。
理想一点点升华,梦想一步步实现。
小至买大房子,陪奶奶慢慢变老;
大至服务社会,贡献国家建设。
祝福朱军龙早日实现心中规划,也愿每个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,孕育出伟大的梦想。
— 完 —
作者:理理
编辑:如如是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