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中,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 “诱惑”:公司说不缴社保每月多给几百块现金,或者让签一份 “自愿放弃社保协议” 换更高工资。这种看似 “双赢” 的操作,其实藏着巨大的风险,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。
先看那些常见的套路,有些公司会拍着胸脯保证:“不缴社保每月多发 500 块,比扣社保划算多了!” 还有的直接拿出打印好的协议,让员工签字确认自愿放弃参保,甚至威胁不签就没法入职。更有甚者会画大饼:“等你干满三年,公司一次性补社保”,可真到三年后要么公司早跑路,要么就翻脸不认账。这些花言巧语背后,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。
很多人不知道,社保可不是想放弃就能放弃的。《社会保险法》明确规定:“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,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法定义务,双方都不能随意放弃。” 也就是说,哪怕签了所谓的 “自愿放弃协议”,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。人社部门早就明确表态,这类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好牛优配,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,劳动者随时可以要求公司补缴社保。
对劳动者来说,放弃社保等于把自己暴露在多重风险中。最直接的就是看病问题,没有医保,感冒发烧拿药全自费,一旦遇上住院手术,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费用都得自己扛。去年就有新闻报道,深圳一位程序员为了多拿工资放弃医保,突发急性阑尾炎手术花了 2 万多,全部自费的他追悔莫及。更可怕的是重大疾病,有位网友分享父亲因未缴医保,肺癌治疗花光全家积蓄,最后不得不放弃部分治疗,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通过医保大大缓解。
展开剩余55%失业时社保的重要性更凸显,没缴失业保险,一旦被裁员或失业,就领不到每月几千块的失业金,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。而工伤保险更是救命钱,重庆一位建筑工人没缴社保,施工时从脚手架摔落造成骨折,公司只给了几千块就想了事,后续康复治疗花了十几万,维权过程耗时两年才拿到赔偿,身体和经济都承受了巨大压力。
企业让员工放弃社保同样得不偿失。一旦被查实未缴社保,不仅要全额补缴欠缴的费用,还要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,欠缴一年滞纳金就高达本金的 18%。去年杭州一家公司因未给 30 名员工缴社保,被要求补缴 120 万,滞纳金就达 22 万。更严重的是可能面临高额罚款,根据《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》,擅自减免社保费最高可处欠缴金额 3 倍罚款,广东某企业就因长期欠缴社保被罚 280 万,直接影响了资金链。
员工发现社保问题后,还可以随时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。北京某科技公司因未缴社保,被 20 名员工集体仲裁,最终不仅补缴社保,还支付了共计 80 万的经济补偿金。更麻烦的是社保违规会纳入企业信用记录,贷款审批、政府项目招投标都会受限,上海一家企业就因社保问题,错失了 3000 万的政府采购项目,后悔都来不及。
遇到公司不缴社保,正确的做法是这样的:入职 30 天内就要提醒公司办理社保登记,平时注意保留工资条、劳动合同、考勤记录等证据。发现未缴社保后,可先向公司提出补缴要求,协商不成直接拨打 12333 向社保稽核部门投诉,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。记住,社保补缴不受时效限制,哪怕离职多年,只要能证明劳动关系,都可以要求补缴。
对企业来说,依法缴纳社保才是长久之计。足额参保能减少劳动纠纷,提升员工归属感,还能在招投标、信贷审批中获得加分。那些企图通过不缴社保降低成本的企业,最终只会因小失大,既面临经济处罚,又损害企业声誉,得不偿失。
社保就像一把保护伞,医保守护健康,养老保障晚年,失业和工伤为意外兜底。千万别被眼前的小利诱惑好牛优配,放弃这份国家给的基本保障。无论是劳动者还是企业,都要记住:社保不能自愿放弃,依法参保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选择。遇到社保问题别犹豫,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,让社保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 “安全网”。
发布于:河南省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